江市作协名下还有一本《桃花源》的双月刊,届时也要请孙老师不吝赐稿,稿酬我们自然是从优的。”
“那到时候又有麻烦莫老师了。”本地文学刊物虽然不利于孙平刷名气,可是对于孙平打开本地声望却是很有帮助的。
一个年轻语文老师,同时又是本地文学刊物的作者之一,这样的光环加持对于孙平提高自己在学校的地位和社会上的名望是很有帮助的。这毕竟是一个世俗社会,完全不求名利的人其实也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想到这,孙平觉得除了本地的《桃花源》之外,江南省的《江南文艺》、《芙蓉》和《杏子滩头》也需要自己去投投稿了。
孙平将《母语》杂志社给自己的基本样刊留了一本给莫文山,这也算是语文教研组的一个功绩,由莫文山找了个显眼的地方摆了出去。剩下的基本样刊孙平则放到车上,准备带回家去。而孙爸爸接到刊有孙平的《母语》时,居然小小地激动了下,“我们老孙家也算是出了个名人了呢!能在《母语》上刊登,以后在文学路上也算是小有前途了呢。”
郭奕则是抿着嘴在一旁笑,不过随后他的手机响了,他则拿着手机跑到阳台的花园去接电话了。阳台的花园因为有郭阿姨和孙爸爸以及专业园丁的伺弄,花草比当时繁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