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和郭怀一的描述中,再加上后世的资料来推断,大约不到20公里。
他俩身上背着竹筒,那是河口基地所产,是带扣盖的,倒置不漏水。李子强董事对此不甚满意。曾问过,为什么不改为螺旋纹拧盖。宋士达只回了一句话,李子强董事就像没发生过这事一样:你只要给我往河口基地调五个技术员,我就全改螺纹。
竹筒里面装着半咸不咸的清水。真怪啊,这帮子汉唐集团的人喜欢喝这样的水。
他们身上还有一个与本时空很违和的东西。他们都穿着高帮帆布橡胶底军用鞋。
在所有分发给他们的福利待遇中,明人们最爱的就是这个。其它如肥皂、无领式上衣和裤子,两条内裤之类的,明人们兴趣了了。
缝纫机,穿越者们只带了两台。还是脚蹬手转的老式缝纫机那种。
宋士达在穿越前上报的设备名单受到了建国安同样的待遇。
“缝纫机,只要材料,数据对头,我一个人给你车出来铸出来,你信是不信?带什么码边机?你带激光剪布机得了……白白浪费我们吨位……我最讨厌理科生冒充理工生了,记住,是机加工改变了历史……”
最后论证,带两台缝纫机才能把效益最大化。
收复台北地区,是明人们主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