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记录中,很有些相关的桥段……后来查了一下资料,方知明末时期不可能有这出戏。
鲁王监国在最后的时刻,把一切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认为御下不周,方出此事,用手中宝剑割下衣服一角……他,大义凛然的定远侯郑联,立刻放弃前嫌,表示既往不咎,亲自上前迎接鲁王监国走下府墙……众多大文武大臣一干人等,全都打包上船,还有众多将士,分乘各样战船,离开了这个孤苦之岛。
顾问团的人感觉这个记录中,还有很多不可理解之处。
苏波问道:“你为何直接让人冲击码头,还是在火炮的射程内?不会迂回吗?白白损失这么多人。”
定远侯郑联痛快地回答说:“如果我郑家军没有顶着火炮往上冲的勇气,早就他娘的散了心……以后还打个屁硬仗!”
“你把行军炮推上去后,只打塌了一段墙……他们就投降了?!”
“哈哈,当然不能。是我老郑国家大义一讲,他们就全想明白了。”
“那你记录里没有,我说过要全部的。”
“是啊,我当时说得太多,那书记记不过来,现在他正在军营里回忆……过两天就补上了。”
“你可别对我胡说,你请我当教官,就得信任我,要不玩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