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附近有高雄川(爱河)与高雄港可以运输进口的煤炭、铁渣等原料。
当时,小日本们可以借此条件将水泥成品出口到华南与南洋地区,另外后来又增建了与纵贯线连接的“浅野线铁路”与设置“田町驿”来改善陆路交通。
浅野水泥株式会社高雄工场的厂区可以分为柴山山麓的原料开采区、生料制备区、熟料烧成区、水泥研磨区、包装运送区与厂房办公区六大区。
浅野水泥株式会社高雄工场在整体建设上,一共花费了三年时间。
汉唐集团当然可不会给张明澄厂长这么久的时间,当然,也不会要求他在短时期达到日据时期的生产水平。
汉唐集团高雄水泥厂走的路子很简单,他们走的是边开发,边建设,边产出的路子。
虽然这个时空的地形地貌与日据时期有很多的不同,但是大致方向上还是差不多的,至少石灰石矿藏不会跑掉的,那面世界的资料节省了汉唐集团勘探设计时间。
同时,高雄水泥厂并没有忽略当地的劳动力。
本地的劳动力有三种类别,上面提到的日本南逃者不提了,剩下两种是明人渔民和少量土著。
其中,明人还是占了大多数。但是不同于赤嵌地区的是,他们大多数又是季节性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