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我们的1654 > 第384节
要求它同时具有工程船的作用,当然,只要适合这个时空的需求就行了。
    补给船同时架起了三架吊杆,试图把那条倾覆的商船扶正,但是发现这是不可以完成的工作,作业环境差不说,吨位配比太大。
    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这个机会能够抢救出一些货物才是性价比最高。
    众多水手都轮流潜水抢救。
    那个补给船长发现,这个时空的明人水手潜水能力很强,也许这就是所谓生死淘汰出来的吧?他们纷纷从半浮半沉的船舱里抢救出了瓷器、丝绸之类的货物,其它的如茶叶之类的就不能要了。
    那个船主哭丧着脸说:“绸缎也莫要了,浸过了海水之后,卖相太难看了,怕连他们印度的土绸都比不上了。”
    早在公元四五世纪左右,这个栽桑养蚕的技术,就从明大陆传至印度及中亚地区,一些优秀的蚕种也早就传入罗马帝国。
    到了公元八世纪,明大陆上的织工在阿拉伯地区传授丝织技艺,又通过阿拉伯人的传授,使得意大利地区在公元十世纪左右成为了欧洲丝绸中心。
    这时候,西班牙和法国地区出现了专业养蚕业,随着十二到十三世纪的到来,法国的里昂成为了欧洲丝织业中心。
    直到17世纪中叶英国发明了丝绸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