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就在于分子之间的关联方式不同。固体:分子保持位置不变,间距很小(与分子大小相比)仅在固定位置附近轻微振动。液体:分子无固定位置,间距相对固体情况要大,但整体还还能保持完整性。气体:分子不仅无固定位置,间距非常大,必须施加外因才能维持(引力或密闭容器)不扩散消失。
无论物体什么状态,其分子都在运动,程度与温度相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换而言之,温度就是分子运动平均状况的指标。对于固体而言,当温度越来越高,分子的振动越来越剧烈,维持固体各分子保证自己位置的约束相对越来越弱。某些分子因为振动更剧烈而离开原始位置,则固体开始熔化为液体。液体分子没有固定位置,导致可以流动。但整体还可以保持分子不脱离集团。当温度更高,分子运动更快时,某些液体表面分子速度太快,离开液体表面,脱离了液体整体。当大量液体分子开始离开液体表面,液体开始汽化,成为气体。气体的分子间距太远,相互之间基本没有关联。如果没有约束存在,分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前面讨论了液体和气体的压力。在地球表面,比如某块钢板。空气中大量分子快速运动,撞击到钢板。这些撞击的整体效果就是大气压力。同样钢板置于水中,大量水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