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三成收成而以,莫家村里人开始沸腾了,个个争先恐后的要租种方河家里的地,一时间又存在着另一个问题,该租给谁成了争议的问题。
僧多粥少,如何是好?本来地不多,才六十多亩,不可能分六十户种,一人种一点吧,将来收租都成了问题。
最后方河向莫家族长提出了意见,以后莫家的地若是还卖给他,他就在此立下字据,以后买下的所有地分给莫家村人种植,全按这个价来算,只拿三成。
这下莫家族长也不谈定了,心里犹豫难定,他们村里真的要把所有的山头地都买给方河么?不留下半点根本了么?若是不卖给方河,开了先例,卖给了其他人,指不定人家自己请农仆种去了,哪还会租给村里人种,这可是双赢的结果,村里人租种了田地,自己也能赚,再说人家愿意提供两季用的新种子,又有专门的人来教,到时产量和收成也高了,村里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莫家族长一时间两难,左右摇摆,大多还是靠向方河的,这人敢立下这字据,他就向着他了。
可惜方河手中无钱,好在目前来说,方家村里有钱的富户买了地后也没有多余的银两了,而真正富有的,住在镇上或县城的,却看不上村里头那贫瘠的山头地,就算开垦成水田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