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玉石商贩脑子转得快,凑上前道,“小同志,你这块料子卖不卖?我愿意出这个数。”
他伸出三根手指,对比宝镜买来的价钱,自然是30000。
16000买来的东西,眨眼就能卖到30000,中间14000的差价,普通工人能攒多久?怪不得赌玉能叫人疯魔。
不过宝镜并没有买玉料的打算,她又不缺钱,赚这一万四不如请人雕几个首饰,回去后送给女性长辈,就当是她来西北“旅游”的纪念品了。
商贩以为宝镜嫌价钱低,一脸肉痛,“我最多再给你加五千,料子虽好,却还要出钱请大师傅雕,还要找门路销售,等我辛辛苦苦运回南边儿,价钱太高卖不出去,可不就砸在手里了?”
宝镜还是摇头,有几个别的商人也蠢蠢欲动。
刘老板上前打着圆场,“还有其他几块料子,你们还看不看解玉了?刘氏几百年的声誉,做生意向来童叟无欺,这批料子不是没好货,是人家眼光好挑走了嘛。”
其实有了这块山流水就足以证明刘氏清白了。
他一点都不想宝镜继续解玉,要是解垮了下一块,岂不是破坏了得来不易的利好形势?
哪知宝镜倒不客气,直接跳过了其他陪衬货,指到了花10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