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好起来了。
她剪裁手艺好,心又细,两个人轮流负责车工,普通订单不到两三天就能做完,以前冯笑笑不敢接的单,她都大胆都接了起来。
生产力一上来,她却发现需求跟不上了。店里的客人大多是裴月珍以前的熟客——纺织厂的老职工和家属,经常来的也就三四十人,每个人一个季节大约做一套衣服,一个月也就十几单的生意,月收入还是在三十块钱上下。
以前一张嘴,现在两张嘴,三十块钱的收入明显少了。刨去房租水电,两姑嫂一个月还赚不到十来块钱。
虽然任慧嘴上说不在意,可冯笑笑却觉得不是长久之计,要赶紧想办法扩大客源才行。
年一过,春天很快到了,太阳每天照的人暖洋洋的,在这个没有污染的年代里,每天都是蓝天白云。人们脱去了清一色的黑色、蓝色的冬装,学生们换上了白衬衫,工人们穿上蓝色的工厂制服,偶尔还能看见穿着花毛衣和棉布连衣裙的姑娘,颜色比花儿还漂亮。
月珍裁缝铺来了一个生人,是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儿,尖尖的瓜子脸,时髦的中短发,刘海略微盖住眉毛,身上穿一件白色的长连衣裙。在这个年代,这是十分时髦的打扮。
冯笑笑出来接待她:“同志,做衣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