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郑纤的亲事也定了下来,说的是镇上一个姓张的穷秀才。
朱氏一心盼着女儿能高嫁,倒也算是让她如愿以偿。
那个张秀才虽然穷,但是不到二十岁就中了秀才,人又上进知礼,前途不可限量。
他家真可谓是家徒四壁,爹早早就死了,他娘没有改嫁,含辛茹苦地把他养大了,还供养他读书,考取功名。
张家孤儿寡母,全靠张秀才他娘支撑门庭,儿子出息了,他娘自然先给他寻一门能帮得上忙的媳妇。早几年,郑绣说第二门亲事之前,他娘还曾经动过和郑仁结亲的念头。
后来郑仁没看上她家,把郑绣许了别人。
等到郑绣的第二门亲事又落了空,担上了‘克夫’的名头,张秀才她娘可就看不上她了。
连之前的郑绣她都觉得只是勉强能配得上自己的儿子,更别说郑纤了。
听说郑纤说的是这门亲事,郑仁和郑绣都是十分意外。
张秀才他娘心比天高,可是整个镇上都出名的。
朱氏志得意满,说好了亲事,还不忘去郑家显摆一番。从她言辞间,众人才知道,原来是张秀才他娘最近生了重病,家里无钱医治,朱氏拿了郑全捎回来的银钱上门帮忙,两家这才说定了。
郑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