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看上去、闻上去都像花朵。德鲁伊学徒们小心翼翼地将黄油菇从菌丝上剥离,他们的老师将这一过程当做练习方法之一,用来培养学徒的耐心与眼力。每到春夏之交,你总能看见有人叼着花朵似的黄油菇走来走去,生的黄油菇嚼起来有种甜甜的茶香,学徒们把它当零嘴吃。烹饪后的黄油菇则非常鲜香美味,如画龙点睛,能让普普通通的小菜增色不少。这种产粮很大的菌菇迅速进入了瑞贝湖,被市民们视为不可或缺的小菜。
另一种名叫“黑岩菌”的菌类难以养殖,却会在橡木下生长。它们在大雨后悄然出现,又在一周之内腐败变质。这种菌类的长相可没有黄油菇那么可爱了,它们初时色泽透亮,一天之后却像烧焦了一样,遍体焦黑,表皮卷曲,像树上长出的瘤子或一块放错地方的火山岩。可这一时期反而是它们最好吃的时候,只要将它摘下来(有趣的是,摘下来后它们反而能储存一个月),切片炒制或者拿来熬汤,森林的清新气味扑鼻而来,那滋味能让你吃下舌头。
黑岩菌倒是安加索森林的原住民,在塔砂还未在此安营扎寨的时候,它已经作为一种珍贵难寻的山珍在贵人们桌上流行了许久。塔斯马林州以外的人不见得知道这儿发生了什么,却有不少人为山珍的大幅减产颇有微词。当安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