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来便上赌坊,手头有货,一准输光,若是没有便记在帐上,去年春节的时候,张老三的屋子就是这样给人盘去的。
李老四却不同,最起码,他好命过。也许别人不记得了,李老四却还记得清清楚楚,他十一二岁同师父下海捕鱼,一捞一个准,那时候他师父郭老叟被村里人称作“郭鱼鹰”,就是夸他准头好,收成多。殊不知,郭老叟三年前便已不出手,“郭”字船上载回的鱼全是他李老四打上来的。
李老四十三岁的时候,师父去世了,葬礼上人们叫他切莫伤心,亦有人担忧,没了老鱼鹰,四娃子以后能不能过好日子。李老四却是唇带讥笑,没了师父,他才能真正地大展身手。
而他的霉运,便是那时候开始的。
靠海小渔村有个与它破落模样颇为不符的名字,叫做遇龙,据说是几百年前村民的老祖宗出海打鱼,在海中看见蛟龙布雨,既惊既惧,长跪不起,遇龙村由此得名,并且代代传承下一个习俗——每次出海打捞上来的鱼,总要倒一半回海里,意在孝敬海中的龙神。
李老四向来不信这个邪,每次看见师父把满满一袋鱼倒得只剩零星一点,总要恨得咬牙切齿。后来郭老叟年迈迟缓,外加眼疾发作,有一次便将船上的事物全权交由李老四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