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正迎来一位小活佛么。
不日将在香危山山顶为灾区祈福。
香危山可是响当当的“佛守山”,它对面即是闻名天下的莫元窟。
《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香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限。那场战斗怎么个打法,现在已很难想象,但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总该是来过的。当时整个地球还人迹稀少,哒哒的马蹄声显得空廓而响亮。让这么一座香危山来作莫元窟的映壁,气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
除此之外,香危山的金光之谜也是为世人津津乐道,虔虔尊膜。
公元366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手持一支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香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
是晚霞吗?不对。晚霞就在西边。与香危山的金光遥遥对应。当时的乐樽和尚,刹那间激动万分。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领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