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心里是青眼有加,上次她拿来的那篇“我美丽的祖国”,他也是赞叹她视角独特,全篇都不着一字“美丽”“祖国”,竟然是描写一个久居台湾的老人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老人有个习惯,不时地要摸一摸上衣口袋,有一次心脏病发被送去了医院,他和病魔斗争之时一摸胸口,没想到,那东西不在,差些就命丧黄泉,好在还是儿子知道老人心思,把那东西带了过来,塞在了老人手里,老人摸着那样东西,总算是抗过了这一次发病。到了最后,才给了那样东西一个特写,老人大陆老家一帧平常的风景照。
他拍案叫绝,这样的构思,一般的小孩哪里能想得出来?他批过的作文里,大都是模式化的东西,这个时候的教科书里,也都是一些歌颂美丽的祖国这样的套话,这样一来,更显得李想的构思不俗,文笔上佳。
可是,他又犯难了,他不知道该给什么分,一来,没有先例,他也不是老师,他一个写纪实文学的,根本不知道该分上等下等,二来,他也怕第一篇作业就给了李想高分,让小孩骄傲,以后不好好学,最后么,自然这个是个政治敏感问题,那个时候哪里有作文,文章里提到这些?他也不敢乱打分。到后来,权衡一番,还是打了个中低等的分。
没想到小姑娘还和他较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