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不会缺。自家女郎不能为妾,也不能无限制的等下去,结亲之事只能作罢。
至于送美人,那是不入流的办法。就算要送,也不会是嫡支女郎,哪怕庶出也是一样。
事情暂时揭过,南康公主再举觞。
“请满饮。”
鼓声稍停,乐声倏然一变,由激昂变得婉转。
舞者陆续退下,换成手持柳枝的歌者,立在室内,伴着古琴的曲调,扬声唱起《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歌者声音悦耳,不似少女婉转,反倒有少年的清亮,竟有几分雌雄莫辨。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伴着古老的曲调,话语声渐停,仅有歌声绕梁,盘绕耳边久久不去。
听到《桃夭》,自然会想起桓容抵京时的盛况。
少年郎君立在船头,高情逸态,济济彬彬。朗声颂出诗经篇章,伴着江风流淌,鲜花柳枝纷落之间,白云浮动,波光倒映,醉了时光,敲开几多少女的心房。
然君子无缘,不能强求。
日后嫁于他人,此时的记忆亦将埋入心底。时而回想,追忆少女年华,或能再品那流淌在秦淮河中的曲调,重睹岁月亦不能褪去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