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不只是李家的颜面。
只有严瑜赞同夏侯昭的观点,他将京内的军力分布一一分析,指出的唯有加紧训练墨雪卫的士卒,方才能够在接下来的交锋中更好地保护夏侯昭。彼时秦王夏侯明尚有行动自由,的确是心腹大患。
而信州则是最佳的机会。
严瑜又道李罡虽为李家之人,实则心地淳厚,对公主殿下十分忠诚。他是墨雪卫的队长,既然说了这样的话,旁人自然唯有听从。李罡就此成行。
夏侯昭没有想到,原来严瑜早就明白了自己没有言说的深意。
自从信州大捷之后,李家的态度越发明显,连帝后都有所察觉,身为当事人的夏侯昭怎会全无所知。
再加上其他的著姓大族也不是没有打这个主意的人,芷芳殿中的礼物都快堆成小山了。
而夏侯昭对此事的态度只有一个:从不理会。
只是旁人她可以毫不在意,对跟随了她三年的李罡却不忍心这样做。在夏侯昭看来,李罡本人对成婚什么的,也是全无概念,一心只想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与其将他留在帝京,受到李岳时不时的怂恿,还不如干脆送他北上,一展宏图。
事实证明,她的这一决策的确是正确的。李罡用他的战绩向世人证明了初怀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