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宫女不知凡几,有孕者也不在少数,因而到了生子的时候也是靠着傅妙庄的提拔才得了一个六品宝林的位分。后来随着后宫风波起起伏伏,那些有孕的宫女或者低位妃嫔能平安生产者本就不到半数,而产子又能养大者几乎没有。连栾皇后的子女尚且夭折大半,像福郡王这样能顺利长大的皇子也算是个小小的异数。福郡王四岁的时候顺嫔过世,福郡王也就顺理成章地正式养在傅妙庄身边。
在傅妙庄横行后宫的这十余年中,福郡王固然算是傅妙庄身边的一枚重要棋子,但也并没有当真被傅妙庄抬出来与太子打擂台。一方面是福郡王论出身或是论才华,分量都是不足,再者傅妙庄也未必完全放弃了生育亲子的希望。
这样的局势下,宫中众人对福郡王的态度和期待其实都有些微妙。傅妙庄在培养福郡王的过程中,并不能算是当真视如亲子,个性相对温和的福郡王也很是敬畏甚至惧怕傅妙庄。而靖帝在青宫的那些年,无论是为了分化傅妙庄的势力、又或者是为了身为兄长那仁德友爱的形象,对福郡王也多有拉拢,待得肃帝退位之后,靖帝更是屡次示恩,几乎算是许诺待得福郡王元服大婚便封为亲王。
有了如此种种的渊源关系,无论是靖帝还是纪青盈,即便对这位温和平庸的少年郡王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