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要是不临时抱一抱佛脚,恐怕一会儿默写的时候写不出几句话来。
语文老师的这一行为,堪称“仁政”了。
还有的同学比较爱耍小聪明,这几分钟时间不抓紧背课文,而是积极地打起了小抄。有写在桌布上的,有写在小纸条上的,还有人装作漫不经心地打开辅导书摊在桌子上,企图把辅导书伪装成不相干的教辅材料……
叶蓁蓁在一片背书声中喘了几口气,还没来得及看两眼课文,就听语文老师一声令下:“都把书给我收起来,拿出默写本。”
叶蓁蓁叹了口气,停止了拿书的动作,乖乖找出默写本来。
“默写《荆轲刺秦王》第九段。”
这是语文老师昨天就留了的口头作业,叶蓁蓁已经背过了,默写出来并不算难,就是怕有什么错字,所以才想再看两眼确认一下的。
不过谁让她去给好朋友接风了,到校迟了呢。只能尽量凭着记忆写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
叶蓁蓁写着写着,思路突然断了一下,有一点不确定下面那个字怎么写。是徵?还是……
她记得发音好像是zhi(三声)的,不过这个字具体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