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开始,内阁学士穿朝服捧着诏书,安放于太和殿东侧的黄案上。新帝盖上御玺后,由礼部尚书在太和殿用云盘承接诏书。文武百官则按官阶高低在外金水桥排队肃立。
礼部尚书奉诏后。在鼓乐、仪仗的护送下,出太和门、午门、端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奉诏官行一跪三叩礼,将诏书捧到宣诏台黄案上。宣诏官宣读诏书。这时,在天安门下金水桥南,文武百官按官位序列依次列队面北而跪,行三跪九叩大礼。
诏书还要一级一级的传下去,传遍天下,称为九重诏。
赵长宁只看到了那道比常人高大威严的身影,着一身帝王的衮冕服,坐在皇极殿玉台之上。
离她很远,所有人都臣服于他。
她从皇宫回来,人群三三两两的经过她,都在低声说新皇登基一事。
她默然地一步步地朝前走去。阳光洒在御道上,心绪难测。
这天晚上,赵家的气氛也非常的诡异。
赵老太爷做了一辈子的言官,清廉正直,对于二儿子和周承礼的叛变,非常不能接受。若不是他早已致仕,恐怕也是被新皇扔进水牢里的那些言官。
老爷子非常倔强,也拒绝喝赵承廉奉上的茶。
赵承廉放下茶杯,长叹了口气:“父亲,您倔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