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三叔就从外面抱了两个粉雕玉琢的孩子回来……
赵长宁已没有精力去记这些庶出的子女,她估计叔叔们自己都管不过来。
她摇了摇头:“顾嬷嬷可把玉婵的添箱给她送过去了?”赵长宁给玉婵准备的是两柄玉如意,一整套的精巧金器,再加两套官窑碗碟,几个梅瓶,二百两的银票,已经非常的丰厚了。四安道,“昨晚便送过去了,您放心就是!”
赵府正搭棚试灶,张灯结彩,往来庆贺的宾客络绎不绝。
玉婵坐在她的闺房里,穿着身大红喜服,凤冠霞帔。与长宁有些相似的面容还带着稚气,此时修低了眉毛,竟然有几分温柔如水的样子。
赵长宁站在玉婵的闺房外,静静地看了会儿。屋内梳头媳妇、母亲、三个姐姐都在,围着她说话,叮嘱她为人妇的道理。
她听到二姐赵玉妙低声说:“嫁人后要低眉顺眼,事事顺丈夫的意。做新妇不比做姑娘家,没得被人宠了。”
三姐却说:“丈夫还是其次,重要的是婆婆,以后对待婆婆可得谨慎,婆婆又不是娘,仔细处处挑你的错处。”
难得回来的大姐赵玉娴今日回来了,喝着茶笑:“你们仔细吓着她,一会儿不敢出嫁了。”
屋内便哄地笑起来,紧张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