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衣,给人干练的印象。见覃乐桑进来,说:“哦,这节课让给你们杨老师了。怎么,她没去吗?”
“没呢。”覃乐桑回话。
历史老师指着摊在桌上的卷子说,“正好改完了,发下去吧。”
覃乐桑两手小心捧过。
一切都循着记忆发展。
覃乐桑之所以对这个场景印象深刻,是因为一会儿将发生一件极严重的事。
他们班那个英语老师杨素秋,是上学期刚进入学校的新老师,年轻,骄傲,缺乏人师的经验,经常因为学生的不合作发脾气,使小性子,最后导致和学生越来越深的隔阂。
老师上课的时候不给好脸色,学生在背后议论她的态度,阴阳怪气的学她的动作和语气。而十三岁的覃乐桑因为年少,不知轻重,将在一会儿开启与这位老师长达两年多的不愉快记忆。
详细过程就是,覃乐桑捧着一叠凌乱的卷子急急忙忙下楼,一脚踢开教室门,见老师站在讲台上,不做多想的跑上去将卷子“啪”一声,帅气地丢在讲台上,然后潇洒利落地走回座位。
覃乐桑也是后来从别人口里得知,那位老师盯着她走下讲台的背影,目光极其恶毒,极其怨恨,像看着羞辱了她的仇人一般。
虽说覃乐桑本意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