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祁山,面南却是开阔平原。若是戎狄有心,完全可以以轻骑千里直取金陵。且,戎狄以往侵扰大魏边境必是沿途烧杀抢掠,每攻占一座城池往往便会屠城,倘若他们当真南下,沿途必是生灵涂炭。
消息不过传开一两日,金陵城中已是人人自危,谈戎色变。朝野间更是镇日为退戎之事吵个不停。
拱卫金陵的中军有四分之一兵力随云王楚卓然去了东北支援附属小国。四分之二则成为成王楚玄北上大军的主力前往北疆。剩下四分之一当中老弱病残极多,再加上军中吃空饷之事,实际人数怕是不足两万,倘若戎狄当真来袭,金陵城未必能守得住。
大臣间或有提出从西南和南境紧急调兵北上抗敌,但未免远水难救近火。或有提出派使臣前往议和的,可此等情势下议和于大魏极为不利。甚至还有奏请皇上弃都东逃,不过此奏请方才提出,未及皇上表态,就被文武百官一齐将之骂了回去。
朝廷应对之策未出,金陵城已然戒严,中军精兵皆屯营于城外,城防巡逻较往常多了三五倍,一则防备外敌来袭,二则防范内中生变。故而竟连内城外城之间往来进出皆要详查,除兵部与幽司探子之外,无消息可进出都城。城中百官皆也安分守己,不在此时对外传递消息,以免落个异心通敌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