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全体共力的中心点,却集中在中心那个小小的圆孔中。这个小孔看起来并不起眼,它的着力点既不偏向任何一根辐柱,也不偏随任何一根支柱的固定方向,居中不动,虚而为用。因此才有车轮的活用不休,永无止境之妙。车毂的窍孔圆而虚,居于中心,通过辐条的支撑作用,车轮才能平稳运行。倘若稍有偏差,失去平衡;或车毂磨损,或车轴不圆,或车辐松紧失调,都会影响车轮的正常运转。
透过车毂这种物理的自然法则,引申到人身这辆旅行之车,便可了解修真成就的要点,在于“载魂魄抱一,能无离乎”的修养,其要在于心中无物,运于有无之间的妙用。如果用在施于大政,“爱民治国,能无为乎”?便须知此车毂的核心点,虚怀若谷,合众辅才能完成大业的全功。
人身这乘车更为繁杂。七情六欲的腐蚀,常使车毂充满着阴滓(zi)之物,耗磨受损,偏执不圆,车轮运转颠扑不稳。在人生道路上运行的短短数十年,更应当明白车毂之理,经常虚其心,用其中,时时保养修理,才能使生命之车,平和安稳地行进在光明大道上,不枉来人世间一趟。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埏埴”,音shānzhi。埏,和泥也。埴,即细黏土。“埏埴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