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万物皆自道而出,众甫皆变化迁流,而道则终古自若。能知众甫为道所阅者,才是真正体悟了道的至真至信,万古不坏。道是万象的主宰,站在道的高度上,以道检阅万物,万物皆如旅店中的寄宿过客一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万物皆顺道而行,故有终有始,有盛有衰,而大道却永恒不坏。人若能明白大道既有顺生,又有逆返之理,颠倒阴阳,反夺天地的精华,即可复命归根,与道同体,长生而久视。
太上在本章所讲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或“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等话,是指心光广大,盖天盖地的境象。况且是对“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勉强形容。古道书经典中常形容道为“圆陀陀,光灼灼”,这是对道境的一种形容而已,与“恍惚”二字的意思相同。它是修道者长期修炼中的一个阶段。只要收心止念,万缘放下,不执不着,顺其自然,心身就会一步步变化,境界就会一层层提升。“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它是在光质能量聚积到相当程度之后,才能出现这种光明灿烂的境界。也就是那种“一轮明月挂眉梢”的圆明之境。
抱一章第二十二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曲则全”,“曲”者,隐曲、圆曲之义。曲与直相对待。道曰“玄窍”,佛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