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求证自己本性之真,终而达到性命圆成,修假成真,与天合一。故前辈告诫曰:“人身难得今已得,此生不修待何时?”
世界就是一个积情的大场所,世间人皆被七情六欲所困。“乐与饵”都是造生孽因的根源,凡人自食其苦果而不自知。是故情浓于妻,则毕世牛马;情炽于名利,则终身被缰锁羁困。故古之达人高士,都视世俗如仇。人若能乐美于道,则可执一而留止。一者,道也。能守一、抱一,即可得此“一”。《太平经》说:“一之为本,万事皆行。子知一,得一万事毕矣。”又说:“守一之法,乃万神本根。”河上公以“一”释“过客”,以“过客”喻道,道周流不息,犹如过客一般。
世俗社会,犹如一个大染缸。修真者大都混迹世俗,身处物欲横流的污泥浊水中,七情六欲的干扰尤为剧烈,身心时刻被物欲所熏染。如何正确对待世俗,居俗而不染俗,在尘中而脱尘,像莲藕那样的风骨,深植于污泥而不被污染,反而从中吸取营养,一支独秀,洁白无瑕。莲藕心空,故处污泥而不染。
人若心空,即不染浊流。修真者身边随时都有阴邪浊流的影响,但不能为外界所动,不被“乐与饵”的华表所引诱,不为世俗邪恶势力所动摇,不为酒色财气、名利是非所眩惑,正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