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立即弃舟,不可痴而不放,固执不通!一旦悟透真理,就该解脱一切束缚。当年五祖黄梅向六祖慧能说法,说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大悟。所以说,修真者既要坚定地进入道的领域,又要能从容地走出来,不受道的包袱拘束,进入自然无为,那才是真正的“得道”者,那才是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
大道无形,大德无名。自古至今,名垂青史的人不少,皆是广积厚德,广累善行,为天下万民造福,为世人所难忘,故而代代相传。此类盛名并非侥幸贪求而得。因其功德昭著,福荫子孙,所以名扬天下而不朽,流传万世而不掩。身在世时名已立,身去后而名长存。譬如太上圣祖著《道德经》五千言,有万劫不坏之德名;释迦佛宏扬宇宙大真理,有天下尊崇敬仰之祖名;孔子教五德伦理,有传留万世之圣名。当时三圣何尝有心去求名,皆是不求而名自有,不扬而名自扬,故永留存在中华子孙后代的心中。
今人不知名与实的辩证哲理,只求华表,而不讲实际;只求名声,而不顾德行,追求虚荣而不遗余力;甚至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不惜损德败性,而害其心身。到头来,身败名裂,名身双亡,一无所得,岂不悲哉?修真者当以此为戒,勿求修真之虚名,当讲心性之实证,切实在修心炼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