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道德经讲义 > 第37节
者实则居上。人若能明知此理,何必恃刚而入死地,何不用柔而求生呢?
    【本章说解】
    此章要旨,是以人物草木的生死,引喻天下万物之理。以用兵之事,引喻天下万事之用。意在示天下人“以柔为道”。
    太上在本章深以坚强为戒,以柔弱为贵。李嘉谟在(《老子本义》引)中说:“柔弱虽非即道,而近于无为;刚强虽未离乎道,而涉于有为。无为则去道不远,有为则吉凶悔吝随之,益远于道矣。”由此可知,“柔弱”与“刚强”,一阴一阳,一正一反。这一对阴阳,共合于太极之体,既对立又统一地寄存于万事万物中,散在一体之两端,表现在显隐两态的平衡与不平衡之间。
    人处于后天显态世界,多以耳闻目睹为知,重显轻隐,重阳轻阴,故只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往往陷入愚昧偏知,只知执刚逞强,争强斗胜,而不知守柔处弱,故自招灾祸而入于死路。大道之理,以冲和为用,能执阴阳之两,而用“刚强”与“柔弱”之中,则阴阳平衡,矛盾合一,得此一则万事毕,得此中即合道。
    柔弱乃大道之用。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万物。无极是大道之本源,在天地未判之前,宇宙本源之气混沌。此气散而天地立,乾坤现,阴阳运。天地以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