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外全校学生都可以参加,分为专业组和普系组。每年都会由几所学校选出前十名优秀作品送入评审团, 决出前三甲。
但这个比赛不仅仅是学校为学生在未踏入社会之前做的一次模拟实践,掺杂了更多的现实因素。每年获得前三甲的学生,基本都会被知名工作室来签走,待遇相当优厚。
戍戍在美术这方面可以说是非常有天赋,从大一起就一直被专业课的老师所关注。决赛时还跟着老师去围观过一次,从大二开始参加, 已经参加过两次了。
第一次只差零点几的分数差就进入了决赛,去年倒是进入了决赛,却没有排上名次。一直以来负责指导她的老师表示她的作品还欠些火候。
孟戍戍的专业通俗来讲偏理论,是美术学。但园林设计、服装设计等与生活接轨的课程平时也都没有落下。参与比赛固然有老师的意思在其中,对戍戍而言却还是想锻炼一下自己的。
前面两次参赛,其实留下了不小的遗憾,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戍戍不想放弃。
果断联系了指导老师,提交报名表。接下来的几天中,她再次泡在了图书馆。
段希尧也忙,国外的研究生课程不比国内,课程不少,任务还重。比戍戍忙碌了不止一点半点,然而两人中却是戍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