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待了一辈子的比干表示他们那个时代才不是这样说话的呢!
《诗经》里的那种画风才接近他们那个时代的通用言辞好么!
和比干长得有七八分相似,只是年纪约莫是六十几岁的某人一直抖着手,最后终于镇定下来:“汝是何人?”
比干正色道:“吾乃文丁之子、帝乙之弟、帝辛之叔,名干,职封少师,因受封比邑,故人称比干。”
“哦”,御座上的纣王来了兴趣,“你若是比干,那朕的少师,又是何人?”
纣王是周人对帝辛的污蔑性的称呼,但是谁让封神演义里从头到尾都是称呼纣王的呢?更不用说,比干暂时还不能接受这个世界的纣王是他的亲亲小侄子,所以只能使用这个称呼了。
如果按照书里塑造的那样,那这个世界的子受真的是熊到没朋友。
“吾名为子干,若是非要区分,那便称吾为子干,陛下你的少师为比干好了。”子干从善如流地将名字从比干改成了子干,反正这个名字才是他一开始的名字。
纣王并不满意子干的回答:“汝缘何在此?”
他的话音落下,满朝文武眼里也闪着好奇的光芒。
子干很无奈,要是他知道,他早就说了好么!问题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