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在外的诸多美人,譬如貂蝉、甄宓、大小乔等人,他都没有笑纳,而是尽量地撮合她们和官配在一起,赚足了名声。
来自平行时空的呐喊:要是我们手下有这么多人才,我们也愿意不纳美人,和手下的人才们推心置腹啊!
等到天圣四十七年,刘辩驾崩的时候,他已经是远迈先君,堪比高帝、光武的中兴之主了。
说是中兴之主,但是按照他比照的那两个对象,群臣公认,刘辩也近似于白手起家了。
为了表明对刘辩的推崇,在天圣年间的扩军、征伐外族、于九州之外封邦建国的诸侯、大臣们,给他上了庙号,是为圣祖,加上他的谥号,刘辩驾崩以后的全称,是为圣祖孝烈皇帝。
本来嘛,正规的庙号就那么几种,像圣祖这样的庙号,和□□、高祖、世宗、高宗这样传统的、有特别含义的庙号比,就显得有些像谥号了,和后世那样喜欢搞华而不实那一套的皇朝极像,但是谁让刘辩的功绩太大,而大汉传承了四百多年,西汉、东汉的谥号、庙号加起来,传统意义上的好的庙号不就没了吗?
孝文皇帝,这个谥号给西汉的太宗刘恒了,庙号嘛,祖有功宗有德,按照刘辩的功绩,是能够做“祖”的,然而,好听的庙号,被前头几位“认为”自己功业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