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隶书字体比起来,没人会认为杨俨一个时年八岁的皇孙能识得多少篆书,更别提伪造什么“神迹”、“河图”了。
在发现这些异象的同时,杨坚就命人封锁了消息,而对于谶语所蕴含的意思,更是万分上心。
所谓谶语,大部分,或者说所有的,都是人为造出来的。
什么“亡秦者胡”、“公孙病已立”、“大楚兴,陈胜王”以及后来的“杨花落、李花开”,都不过是人们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制造的“预言”,或许同时代还有其他的“谶语”存在,但是应验的是这几句,那么流传下来的就变成了这几句,同时也给人留下了谶语必然会应验的印象。
信则有,不信则无。
很可惜的是,对于关乎自家身家性命以及后世千秋万代的谶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相信,更何况杨坚本就信这些。
一直到需要用到这些特殊手段的时候,杨俨才想起来,由汉魏长安城迁都大兴,也就是后来的隋唐长安城,除了原本的都城狭小之外,还与杨坚做过的一个梦有关。
因为夜梦洪水没长安,杨坚决意兴建新都,而他所做的洪水之梦,后来似乎被杨广与名字中带水、带洪的李姓之人联系在了一起。
杨广对杨坚的梦如此重视,可见他老人家自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