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两者看似差之毫厘,而在注重意念的武学里,就会谬以千里。
在反复了有关六扇门内门的秘史后,乐远岑得出了如此推论。
原身之所以做捕快又是练习如此武功,就是因为无意中得到了几箱子的秘史。
其中提到了宋朝末年,由诸葛神侯执掌六扇门以及其座下四位徒弟的一段风云往事,包括了那些江湖与朝堂、本国与外敌的复杂斗争。
在几百年过后,过往的门派与高手都化作烟尘,也早就在时光里已经断了传承,就像是六扇门也不复高手如云。
不谈那些如烟往事,就说得以天书大成的萧秋水。
记载中很明确的写到,最后萧秋水携手妻子同归,两人成为了江湖的一代传奇。
萧秋水神功大成后,如果是无情则会抛妻而去,但两人成为神仙眷侣,那就是验证了此功不是无情而是忘情。
乐远岑认为天书需以深情入门,至情而忘情,这个境界就应和了秘籍中提到忘记己身,就能将意志融入天地万物,以而借用了天地的力量。
然而,这不是神功的圆满之境,因为它尚有一个极大的破绽,如果敌手本就是融入于天地之间,那么要如何对其发动攻击?那时,应该要从忘情再入高情的境界,彼时彼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