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把弘昀送还给李氏,又单独收拾了一处离李氏远一点儿的院子给大格格住,十多岁的大姑娘了,身边又都是人,自己也不是不能过。为了防止下人磋磨她,婧瑜还特意叮嘱福嬷嬷看着点儿。罪不及子女,婧瑜就是想动李氏的孩子,也得想想万一四爷知道了会有什么后果,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倒是武氏,不声不响的,把弘时带得不错。对于武氏,婧瑜还是挺欣赏的,她最大的好处就是,本分。所以婧瑜也愿意给她脸面,时不常的留她在正院坐一坐,赏些东西什么的。
秋收的时候,四爷还没回来。婧瑜正经的忙了几日,府里的庄子加上自己的陪嫁庄子,管事们都到府上来报收成,还要送些时令的蔬菜瓜果给主子们尝鲜。
婧瑜之前真没注意自己的陪嫁庄子的地址,还是庄子上的管事随着送杂粮的车一起送了几蓝子还没长大的小白菜和波菜还有嫩蒜苗,问了管事的,说是棚子里种的,才想起来,自己嫁妆田里,有个庄子是在昌平的,细问之下发现,庄子离前朝的汤泉行宫不远,庄子不大,也就不到一百亩地,庄子里也有几眼温泉的,棚子就建在温泉边上,温度高,所以入秋以后还能种青菜。
婧瑜想起来,后世有名的小汤山,好像就在那一片儿!那时候的汤泉行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