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虽然不用再给外国人赔款,每年省了了几百万两银子,但是今年各地开始兴办洋务,开办学堂,工厂,到处用银,如今国库也是捉襟见肘,应付不开了。”肃顺兼了吏部尚书之后,桂良接任了户部尚书,他是管钱的,朝廷办洋务,处处要银子,他又变不出来银子,再免了江南的赋税,他的差事就更难办了。
“农民的赋税今明两年的都免了吧,朝廷再难,也不至于指着这样的银子过日子。商业税还是要收的,朝事坚难,只能大家同舟共济了,做生意的,日子总比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好过些,但是要有一个原则,要保护那些小买卖人的利益,不能竭泽而渔,出了横征暴敛的事情,哀家唯你们是问。”婧瑜也没办法,只能杀大户了,小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她也下不去手。
“怎么光听着各地办军械所,机器局,枪炮厂的,没见着办民生工业的呢?”婧瑜发现各地官员一窝蜂的都在建军工相关的工厂,最大的一场仗已经打完了,造那么些枪炮干什么?还不如把那些钱集中在一起办一两个精品呢!
相要富国,发展商业才是最重要的吧……
“民间有些商人已经开始在各地兴办新式的工厂,只是建造需时,还看不出成效如何。”也不是没人办实业,只是朝廷的大员们,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