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空虽然没有快递也没有网络,但是,姚亦昕觉得,这种配送机制,对于停靠岸边时间不能太长的客船来说,却是非常方便的。
以前,都是那些船家根据客人的需求,一家一家的去分头采买,有时候错过了早市的时间,很多东西想买都买不到。
那么,他们农场其实就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的配送单子,比如说一两银子打包一份,里面有鲜肉多少、蔬菜多少、水果多少,十两银子的又有多少,将农场里的时令产出搭配起来卖出去,甚至连一些葱姜蒜之类的都能搭配进去,让船家免了跑路功夫,而且,这种生意一旦做熟了,以后的客源就相对稳定了。
毕竟,有能力跑得起水上运输的,全国也就那几个帮派,说不定今后大家混熟了,他还可以给他们搞个集中配送呢。
他也不贪心,只要能借着码头,把自己这一百多亩农场的产出销售出去就足够了,至于今后会不会扩大生产?到时候再说好了。
想到这里,姚亦昕不由得有些懊恼起来。
早知道自己家这么缺人,那天在码头,就该趁着劳动力还没涨价,一口气多买些回来。现在好了,因为那个该死的前夫一道法令,市场上劳动力价格一夜飞涨,没办法,现在只能先就近从附近村子里雇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