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手唐国事务,却对扶苏的言行大加赞赏,只觉得心口沸腾翻滚着一腔热血,无比炽烈,“为国为民,一笔诛尽天下人,此非文人至高之境?!”
文字传达的是一种感情,一种发自灵魂与血脉之间的信念,它刺进肉做的人心,扎进柔软的五脏六腑,掘出骨子里不折的韧劲。
百姓是一豆微弱的灯火,因风摇曳,无处凭依——然而只要有一阵助涨的风轻柔地拂过,便能见其绵延成原,燃尽万里山河。
“没人敢说,就由我来开口,无人敢写,就由我来先行研墨。”
——哪怕最终可能会折了这支笔。
“如果‘扶苏’真的因为这件事而毁了,也没关系,他就做一支笔该做的事情。”
不知晓是平民百姓憋屈了太久,还是真的应了那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讨伐杨国忠的声潮一浪高过一浪,从平民百姓,到军队朝堂。太子李亨部下与建宁王李倓眼见时机已至,暗中推波助澜,谏言的奏折一封一封地送上龙案,甚至有御史言官以死上谏,便是玄宗老年昏聩不愿听逆耳忠言,此时也有些顶不住压力了。
更何况那封触目惊心的陈情书字字诛心,便是玄宗自己,都仿佛如梦初醒,背生冷汗。
迫于多方压力之下,任凭杨贵妃再怎么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