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觉地心生好感。
少年大夫微颔首,没有什么废话,取了数枚三棱针,开始针刺——选穴肾俞、志室、太溪,以补肾填精,取委中调和足太阳之经气,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是阴虚,配穴照海,又有腰痛之证,再加穴命门。
“针补之法,配合艾灸,其效更佳。”针刺过后,郁容建议,“这一旬半个月的,匡大东家你最好每日请人针灸一回,”不过没必要跑他这儿,随意找个针灸手法不错的大夫就可以了,“此后宜以食补益,芡实虫草,黑豆枸杞,薯药双耳,或鱼贝鹿雀……皆补肾滋阴。”
匡英认真记下了,复问:“可需吃药?”
“用药自是疗效更快,”郁容想了想,道,“烦请稍待。”
便去了药室配药。
熟地黄为君药,山茱萸、山药是臣药,茯苓、泽泻与丹皮共佐使。
“地黄滋肾,山萸养肝,薯药益脾,茯苓敛邪,泽泻清浊,丹皮泻火,”不善医的匡大东家对药材药性显然熟记在心,辨别着油纸包里的药,语带惊叹,“三阴滋补,补中降泻,六味合用,三补三泻,相辅相成……小郁大夫真乃妙手天成!”
匡英的恭维听起来无比的真诚实意。
郁容没有多少得意的感觉,平淡地表示:“是先人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