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感觉,用“别号”就跟在现代网络上披马甲一样,写得不好也没那么羞耻感。
周昉祯继续道:“我本名为红,外族家复姓东方,原想别号取二者……”
刚觉得渴了的郁容,拿起茶盏喝了口清茶,水还没咽下去,猛地被呛到了。
周昉祯关切地问:“小郁大夫可是身体不适?乍见秋凉,易外感寒邪……”
咳了好几声,郁容总算平复了过来,忙道:“只是不小心呛了水,”遂是面色复杂,“周兄打算取号……”难以启齿,“东方红?”
周昉祯当即转移了注意力,叹息了一声:“怕是不宜。”
确实不适合,太“出戏”了有没有。郁容暗道,口中不解:“如何不宜?”
周昉祯含蓄说明:“红见东方,”自顾自摇头,“不妥不妥。”
郁容稍作思索。
红见东方……指代太阳?或者,破晓?
想到聂家子弟取名从日字,好像确实有点不妥当。
其实在旻国民间,取名或用词,不像前朝那样动辄犯忌讳什么的,不过个别用词,还是得注意。
譬如东方红,意义非同寻常,确实不宜做别号。
郁容撇开脸,忍不住偷笑。
“……便告辞了。”
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