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用两个数字举个例子, 方便大家理解:假如节能量达到10度电,政府就奖励100块钱,节能20度电,奖励200块, 这种。)
“我去当地供电局查了一下x公司的实际用电量,结果证实, x公司的节能量数值远远达不到七百万奖金所对应的数值。”宁檬声音平缓却字字都有韧力,“所以节能企业和x公司签的那份项目合同,应该是x公司配合节能企业,在项目验收时做了假数据。”
——
宁檬最初对这七百万奖金合法合规性的怀疑, 大多是出于个人的主观推理判断。
她觉得既然节能企业的股东和市里某位领导是至亲, 那这个公司一定不会只在土地上享受到了至亲的照拂, 一定还有其他方面也享受到了好处。
顺着这个假定再进一步地去想,最方便最实惠能享受到的好处,无外乎就是税收优惠以及奖励补贴了。
于是她带着这个假定,很有目的性地又仔细抠了一下企业的材料。
经过反复确认,她觉得企业在税收优惠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节能企业符合国家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求。
而后对于让企业领取到七百万节能奖金的那份项目合同,宁檬仔仔细细地研究了几遍。
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