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秀才学的。”此时的秀才还不是科举路上的一个功名,读书人常常被称为秀才。
“那你晓得我和石头的名字怎么写不?我们都姓陈来着。”
“陈是这样写,”崔瑛抽了一根柴在地上划了一个繁体的“陈”,“陈家的祖宗是舜,上古的皇帝,他的孙子被封的地方在淮阳,以国为姓。”崔瑛顺口解释了一下这个姓氏的由来,他带班主任的时候喜欢叫学生写自己的姓名的来由当第一篇周记,常见的几个姓氏的来源与演变都还记得。
“柱子的柱是木字边,梁柱都是木头做的,”崔瑛一边在地上划拉一边解释道:“旁边是主人的主,你看是不是一根柱子穿了两层房板,顶到了梁上?”
崔瑛找到他大学到农民工子弟小学教书的感觉,顺手在一旁简单勾勒了一个房子画上柱子,帮助陈柱子记忆。
“子一开始是指小孩子,所以是这样,”他先写了一个“子”的汉字,又写了一个甲骨文的“子”,“圆脑袋,有手有脚,然后就成这样了。”
“陈柱子,这就是你的名字了。”崔瑛很有成就感地说。穿越到千年之前,一切都是陌生的,他现在手无缚鸡之力,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又举目无亲,就像漂萍一样找不到根,也就这熟悉的汉字能给他一点慰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