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后秦、西魏和北周几个朝代在这里定都并屡有修建,但始终没有恢复昔日长期繁盛的局面。
长安城的再度兴盛,要到隋唐之时。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今西安市区所在地创建了新城——大兴城,次年迁入。隋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又修筑了外郭,从而奠定了唐代长安城的基础。
唐代长安城沿袭隋大兴城旧制,并经过不断修建。它不像汉长安城不规则的斗形,而近似规整的正方形。城东西宽九公里,南北长八公里,城内面积84平方公里,是汉长安城的2.4倍,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垣之一。全城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个部分。靠北墙中央是宫城,又称大兴宫,是皇帝起居和处理朝政的场所。皇城在宫城南面,是朝廷各部门的集中办公地,此外祖庙和社稷坛也在皇城,分别排列在南垣内的东西两侧。外郭城位于皇城的南面及皇城、宫城的东西两面,占全城面积的绝大部分,居民区“坊”和商业区“市”整齐而对称地排列在街道的两旁。城内宫殿巍峨,金碧辉煌。街道笔直宽阔,李白称之为“长安大道横九天”。城市里到处绿树成荫,花果飘香。此外,城东南角的曲江池和城北的皇家苑囿,都是风光秀丽的游览区。
唐代是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