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便于控制始终作为中国政治漩涡的华北,也不便于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因此,明代以前,南京在我国政治舞台上发挥较大作用的时期,基本上是在中国处于战乱纷纷,陷于分裂的特殊年代,一旦全国统一,“金陵王气黯然收”,“玉树歌残王气终”,南京在全国政治中的地位便大为降低。
公元1365年,朱元璋率领红巾军渡过长江,占领南京。以后,朱元璋以南京为根据地,发展自己的力量,西征北伐,统一长江中下游,最后统一全中国。南京之所以被朱元璋选为明朝首都,首先因为这里是他赖以起家的根据地,他在此经营多年,建立了深厚的政治基础,开国后容易稳住局势。其次,南京位于全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定都南京,不需长途运输,就可轻而易举地解决都城的粮食和消费品供应。由于南京存在着地理位置过于偏南的缺陷,朱元璋即位之初曾到中原地区视察,打算在传统的建都城点选择一个“临中夏,御夷狄”的首都。但他发现,经元末战争后,中原经济残破,人口稀少,有的城市已成空城,才决心定都南京,以便于解决军队粮食供应问题。朱元璋择都的出发点与北宋赵匡胤相同,首先考虑的还是如何方便地取得都城军民必不可少的粮食和消费品。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