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以写下这首诗的所罗门王的角度进行的叙述,只是在单方面地倾述,赞美,歌颂。
    没有正面描写,只用华美的辞藻将“他”堆砌,就像是那位伟大的国王毫不掩盖于自己心间时时流淌而过的如涓涓河水般的真挚情恋,却又吝啬于将所爱之人真正的那一面让除自己以外的他人知晓。
    于是,即热情直率,又小心翼翼。
    在如此矛盾的心态影响下,被描写出的青年的形象虽然单薄,但却因为融入了无人能够质疑的真情,而变得虚幻而又真实,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憧憬”。
    名为艾尔利的青年,所罗门深爱的王后,“他”是纯洁与美的化身,很难想象世间会有如此美好的存在。因此,神让“他”诞生,又让“他”如昙花一现,伴随着众生的哀叹悄然消逝。
    所以在读到这首诗时,后人们对注定无法得见的已逝之人产生憧憬与期待的情绪,也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实际上,天草已经有些想不起来他那时具体是什么心情了。
    应该……也是“憧憬”?还有一些“期待”吧。
    如果曾经真的有这么一个纯净而美好的人存在过,所罗门称其为“神的馈赠”,可他却认为,与其说是馈赠,更像是“神”本身降临于人间。
    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