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是四品,窦三郎现在只是个六品的侍讲,虽然在翰林院,但知府却是实缺,他就算外放做官,那也是从知县做起。
窦三郎连忙推辞,他不是贪恋京城安逸富贵,靖州和永顺两地的知府,他却是做不得。若是外放一县令,他倒是可以胜任。直接外放知府,一步青云,那他以后难在官场混了。
推举的人还有其他的,和窦三郎同科的好友孙瑜也在其中。
孙瑜想让窦三郎一块去,他们同门的,也正好去做一番建树,“孝征!那些人看来是想把你挤出朝堂,我们不妨先去地方上干他一番,再杀他个回马枪!等我们再回来,也就是实权的官员了!”
窦三郎却放心不下窦清幽和燕麟,容家和潘家都不会罢休,但靖州和永顺府他也想去,“以我的资历,最多一个县令顶天。这知府,我哪能胜任!”起码有他在,靖州和永顺那边境况可以掌握在他们手中。
两人就商量好一块去做县令。
结果明启皇帝不同意窦三郎走,觉的他待在翰林院更合适,等散馆再行议论。
严不疾知道自己弟子也是简在帝心的人,这两年侍讲,给皇帝讲学,也不是白讲的。那些争论,他也就放下心,完全不参与。
这时靖州出事,赵大熊麾下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