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早的事,你气也没用。”
只要有市场,随之而来的就是竞争,又怎么可能只他一家独大。
这个时候,要么准备好打价格战,要么就是拓展合作伙伴。
以姚祺年来看,此时打价格战不合适,因为市场还不稳定,风险因素太多,还有粮站这个大头在和他们竞争,稍不小心就会赔本。
相较而言,姚祺年更看好拓展合作伙伴,更能稳扎稳打。
思及此,姚祺年道:“大哥,咱们原来按多少钱回收,现在还按多少钱收,不要抬价,他们想抬就让他们抬好了。”
姚祺田还是沉不住气:“价钱给太低,人家不愿卖咱们,以后还怎么囤粮?”
姚祺年道:“收不到就不囤,收多少咱们卖多少。大哥,你要是信我,就听我的。”
姚祺田本来就老实,书念的也不多,这会时也没了主意,饶是心思玲珑如贡付姐,一瞬也想不明白姚祺年走的是什么路子。
就在这节骨眼上,姚祺年接到了一通电报,是省师范学校的刘师傅发过来的,让他送五千斤大米,说乳胶制造厂的大灶师傅要米。
不用说,这一准是刘师傅给他拉的生意。
从过完年收粮至今,姚家仓库只堆了五千来斤,勉强够往省城送车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