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与宋修远成亲时的沃盥、同牢、合卺诸礼时,亦颇不耐烦。但入夏的时间久了,真正见到了夏国人如何接人待物,如何行礼祭祀后,穆清忽而便对这些繁文缛节有了全然不同的看法。
蜀国礼乐远不及夏国,诗文仪礼诸多之处皆效仿夏国,但大多只学了皮毛。
夏人行礼时,她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的情真意切。无论是宋修远凯旋时祭拜父母,过年时皇族祭天、侯府祭祖,还是为人处世,与申屠骁的三场比试。
这是发自心底的恭敬端肃,与蜀国王庭只重场面的装模作样全然不同。蜀国人依靠礼仪来彰显自己的教养气度,而夏国人却依靠礼仪来表达内心的庄严情感。
若非亲历,则难以感受这群夏国人对礼的恪守与追寻推崇。
是以今日,明知山间乡村里的祭祀礼比之外头的祭祀简陋荒唐得像个笑话,但看着乡民们诚恳真挚的面容,穆清仍能感到他们心底对花神的敬畏。这是他们的信仰。
面对这样一群淳朴的人,穆清没法笑话他们,反之渐渐升起一股钦佩与敬重。
男人们宽阔的黄泥地上搭着祭祀用的台子,还有几个一齐抬着绑了红布条的活畜,放在离太子不远处。看宋修远身强力壮的,当即也不客气,招呼着他过去一道抬农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