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挺有前途的,毕竟天天能见着大佬,就算是头猪天天在人家跟前晃,对方也会对你有印象。而且以前的皇帝们明君不明君的先不说,至少都是很勤奋的,这样皇帝也不怕史官手中的笔,再不济也能捞个勤政爱民的评价嘛!所以能日常接触大佬,还能在皇帝心里留下好印象,后面升官是非常快的。
但到了崇正皇帝这里,一切都变了,他天天在后宫饮酒作乐,有时还要悄悄出宫流连烟花柳巷,热衷修宫殿,作风奢华,但唯独对朝政很是惫懒,这样一个皇帝,史官就算想给他日常起居润润色,也无从下笔啊。
崇正帝也知道自己的作风放荡,可能他还是要面子的,一想到自己的名声会在后世传的不堪,对于记他起居注的罪魁祸首自然没有好脸色了,自崇正开始放飞自我以后,前前后后,翰林院里的人因为记录这该死的起居,折在里面的不下百人。
当然,史官是不能轻易获罪的,皇帝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但心里记恨就不得了了,只要记了他的,就被他记在了心里,以后的仕途基本上断了前进的希望。
以前记录皇帝起居是一项美差,翰林院里面的人都抢着做,现在却成了烫手山芋,人人避之如蛇蝎。
好在周颐是新人,这记录皇帝起居的事还轮不到他去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