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没过半年,他老娘也因病没了。
一年之内双亲俱亡,他身子又不好了。
身子不好,还要守孝,于是他就辞去官职,专心在家乡养病。
慢慢的,他病好了,但孝还得守,而且身上也没了官职,于是他就来青牛镇办了青牛书院。
他当年也是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还是探花郎,于是他这书院刚一建立就有不少人前来求学。
他也是有真材实料的,十五年来,每次的殿试录取名单中都有青牛书院学生的名字,甭管是一甲还是二三甲,反正每三年一次的殿试录取名单中总有青牛书院的一席之地。
每次都有人考中进士,这也就是说只要是青牛书院的第一人,那将来妥妥能考中进士了。
进士都是囊中物,别说是秀才和举人了。
于是青牛书院的名声越来越大,把府城的官学都压了下去,是府内第一学府。
名声大了,前来求学的人就多了,连府城都有人来这穷乡僻壤之中读书。
府城的人都来求学,本地的学子更是削尖脑袋想进书院,这几年秋季入学考试之时是青牛镇最热闹的时候,那架势赶得上后世的高考了。
杨玉石十年前进书院,那时候还没有入学考试这个门槛,只要交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