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刀法有些凌乱,我了解过慕容雨川,凶手刺了女孩23刀,刀口深浅不一,疯狂之中透着紧张。等到隔天杀害温静华时,凶手就表现的异常耐心,但是又有些粗心大意,结果把重要的物证留在了案发现场。第三起和第四起案子堪称完美,凶手开始表现出自信和稳健……”
“这个问题不难解释,”杜若兰打断说,“凶手杀害潘毓婷选择了比较冒险的时间,所以行动难免匆忙,刀伤凌乱在所难免。而杀温静华的时候时间充足,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凶手作案就从容多了。至于,凶手之后表现出来的马虎大意,其实是他故意留下的破绽,因为他算准了我们就算找到了那些证据也拿他没有办法。”
“所以矛盾点就出来了。第一起案子,凶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严谨小心,而到了第二起案子,凶手就显得散漫,而且体现出了强烈的控制欲和娱乐心理。一个凶手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一天的时间就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而到了新近的两起作案,凶手又恢复了谨慎的态度和强烈的控制欲。”
杜若兰没想到罗炎麟的分析视角如此刁钻,如果按照教科书的犯罪心理画像方式来勾勒凶手,肯定会关注最明显的特征,比如说刻意留在案发现场的布娃娃和剜去被害人眼珠的行为等等。假如罗炎麟真的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