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提案再看一遍,如果还是觉得它可行,那就用。不可行,再重新想。”
“小微科技的企业目标是,不量产,不扩/张,以原生态养蚕做顶级好丝;而买方追求的是,生产大量能卖得出去的商品,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邵寻伸手,“来,投资报告。”
方汝心递给他,连带着推介方案一起。
邵寻翻了翻,“我感觉这家企业挺好,目标群体明确,利润率相当高,产丝流程也很环保。如果不是因为谢予念,我或许就投了。”
“利润率30%又怎样,总量只有一百万件。别的企业利润率或许只有10%,但它们能生产五千万件,到头来的总利润还是比你们多。”方汝心在扮演吹毛求疵的买方。
“排污极小,成本消耗只有其他企业的40%,这里相当于将纯利润率再提高8个百分点。”
“38%又如何?没有量产,也失去赚大钱的价值。”
“可一旦量产,利润率就会变低,这样下来的总利润也未必会增多,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是个只能上不能下的指标,一旦下来,辛苦积累的口碑可就没了,这样还带来商誉损失,我们假设,产量每增加10%,利润率下滑3%,商誉价值亏损1%,那么总利润会……”